壓片機主要配套紅外光譜儀使用,紅外光譜儀一般分為兩類,一種是光柵掃描的,很少使用;另一種是邁克爾遜幹涉儀掃描的,稱為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光柵掃描的是利用分光鏡將檢測光(紅外光)分成兩束,一束作為參考光,一束作為探測光照射樣品,再利用光柵和單色儀將紅外光的波長分開,掃描並檢測逐個波長的強度,最後整合成一張譜圖。
粘衝是指壓片時片劑表麵細粉被衝頭和衝模黏附,致使片麵不光、不平有凹痕,刻字衝頭更容易發生粘衝現象。那麽我們應該怎麽做才能避免紅外壓片機出現粘衝的現象呢?
1.衝頭表麵損壞或表麵光潔度降低,也可能有防鏽油或潤滑油、新衝模表麵粗糙或刻字太深有棱角。可將衝頭擦淨、調換不合規格的衝模或用微量液狀石蠟擦在刻字衝頭表麵使字麵潤滑。此外,如為機械發熱而造成粘衝時應檢查原因,檢修設備。
2.刻、衝字符設計不合理。相應更換衝頭或更改字符設計。
3.顆粒含水量過多或顆粒幹濕不均而造成粘衝。解決辦法:控製顆粒水分在2%~3%左右,加強幹粒檢查。
4.潤滑劑用量不足或選型不當、細粉過多。應適當增加潤滑劑用量或更換新潤滑劑、除去過多細粉。
5.原輔料細度差異大,造成混合不均勻或混合時間不當。解決辦法:對原輔料進行粉碎、過篩,使其細度達到該品種的質量要求,同時掌握、控製好混合時間。
6.粘合劑濃度低或因粘合劑質量原因而造成粘合力差,細粉太多(超過10%以上)而粘衝。解決辦法:用40目的篩網篩出細粉,重新製粒、幹燥、整粒後,全批混合均勻,再壓片。
7.由於原料本身原因(如具有引濕性)造成粘衝。解決辦法:加入一定量的吸收劑(如加入3%的磷酸氫鈣)避免粘衝。
8.環境濕度過大、濕度過高。降低環境濕度。
9.操作室溫度過高易產生粘衝。應注意降低操作室溫度。